当初装修时看楼下邻居家全屋通铺特显大,朋友圈里刷到的案例也都在夸“高级感拉满”,脑子一热就跟着做了,结果现在每天回家都得对着那些细节叹气——这“潮流”背后的糟心事儿,真是没装过的人压根想不到。
要说通铺没好处?
刚装完那阵儿确实沾沾自喜:客厅本来只有25平,铺完看着跟30平似的,朋友来做客都问“你家怎么比我家敞亮这么多”,我还挺得意。可没俩月,问题就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——墙边那截“老鼠尾”瓷砖,比我手机宽不了多少,就贴在沙发旁边,每天擦地的时候都得盯着它,越看越别扭,跟好好的墙裙破了个洞似的。后来问师傅,他说“要对缝就得这样”,合着为了个“整齐”,就得忍这糟心的小尾巴?
还有瓷砖损耗,我家选的80×80的砖,本来算好买50箱,结果师傅铺的时候说“每个空间都得对缝,切下来的碎块没法用”,最后又补了6箱,多出的钱够买个智能垃圾桶了——这哪儿是“节省空间”,明明是“浪费钱”!
那些切下来的小碎块堆在阳台,卖废品没人要,扔了又可惜,最后只能用来垫花盆,想想都心疼。
最烦人的是卧室门口的“假门坎”。本来门宽90公分,砖只有80,非得拼两块,中间一道缝跟“分界线”似的,每次进卧室都得盯着脚底下,总觉得踩上去硌得慌。我妈来住的时候说“门坎得整块的,不然漏财”,虽然我不信这些,但架不住天天看了堵得慌——好好的卧室,就因为这道缝,总觉得“不完整”。
还有单调的问题,我选的浅灰色砖,刚装完觉得“高级冷淡风”,现在倒好,从玄关到卧室全是一个色,跟进了写字楼走廊似的。尤其是冬天,裹着被子踩在地上,都觉得冷得慌——卧室本来该暖乎乎的,结果让砖给搞成“冰窖”了。
后来我买了块毛绒地毯铺在床边,才算稍微缓和点,可治标不治本啊!
后来我找师傅补了门坎石,换成大理石的,一块整的,看着就舒服;客厅沙发底下铺了块大地毯,刚好盖住那截“老鼠尾”,也算遮丑了。
现在想想,当时要是不跟风,保留点传统做法——比如卧室用木地板,门口用整块门坎石,也不会遭这些罪。
其实装修哪有什么“必须追的潮流”?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。你说要是为了个“显大”的效果,天天对着糟心的细节,这日子能过得舒服吗?与其跟着别人的“好评”走,不如多想想自己的生活习惯——毕竟房子是要住十年二十年的,不是用来拍照片发朋友圈的。
现在我逢人装修就提醒:别光看效果图好看,得想想入住后的日子。
全屋通铺不是不能做,但得提前规划清楚——比如找师傅排好版,尽量减少“老鼠尾”;比如卧室门口保留整块门坎石;比如选暖色调的砖,别选太冷淡的。
不然等入住了再后悔,可就晚了!
炒股开户要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