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|无字
执掌荣耀半年以来,李健不断“出牌”。
图源:荣耀
2025年7月18日,荣耀X70正式开售,搭载8300mAh青海湖电池,并且拥有场景NFC、红外遥控、立体声双扬声器等旗舰级配置,叠加国补后,起售价仅为1189.15元,极具性价比。
事实上,不止发力中低端产品,自2025年1月17日接替赵明,成为荣耀CEO后,李健频频现身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、2025 MWC上海等重要场合,并带领荣耀推出了全球最薄折叠屏手机荣耀Magic V5、AI PC荣耀MagicBook Art 14 2025、AI平板荣耀MagicPad 3等产品。
李健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推动荣耀密集发布新品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市场影响力不断走低,亟需通过新品提振品牌声量。
展开剩余94%以手机业务为例,IDC数据显示,2024年,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2.86亿台,同比增长5.6%,时隔两年触底反弹。然而,荣耀的出货量却同比下跌8.1%,以14.9%的市占率与OPPO并列TOP 5榜单末位。
图源:IDC
时间来到2025年,荣耀手机的出货量不光没有迎来强势复苏,反而“隐入尘烟”。2025年Q1-Q2,荣耀被挤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TOP 5榜单,和魅族、红魔、联想等小微品牌位列“Others”阵营。
显而易见,日渐下滑的市场影响力,为荣耀的IPO之旅,蒙上了一层阴霾。为提高IPO胜算,李健祭出“两手抓”策略:一方面密集发布新品,稳住终端业务基本盘;另一方面顺应时代潮流,讲出AI新故事。
对于资本市场来说,拥有基本盘和增长点的荣耀,正展现成为优质投资标的的潜力。
粗看起来,李健上台后,荣耀仅仅加快了新品发布的节奏,试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重回“牌桌”中心。但事实上,透过具体的产品可以发现,荣耀的产品策略也迎来巨变。
图源:荣耀
比如,2025年4月,荣耀战略转型后推出的首款手机荣耀Power,带领手机电池首次进入8时代,首发8000mAh青海湖电池、不惧严寒酷暑,国补后到手价1699元,;5月,荣耀推出荣耀400系列,搭载7200mAh青海湖电池,电池能量密度达880Wh/L,支持IP69防尘防水;近期,荣耀推出的荣耀X70,更是搭载了8300mAh青海湖电池,获得IP69K/IP69/IP68/IP66满级防尘防水认证。
对比而言,2025年前,赵明任CEO时,荣耀鲜少推出此类主打大电池、三防、耐用等特质的智能手机。
究其原因,主要是因为赵明的产品思路偏“保守”。荣耀人士对剁椒Spicy表示,“赵明的话语权很大,从产品定义到骨干任命几乎全部经手,但他算是‘保守派’,认为在线下,没有必要和竞争对手卷参数”,这直接导致,2024年,荣耀手机的电池、屏幕等配置,落后于竞争对手。
要知道,近年来,随着“零工经济”蓬勃发展,诸多用户对耐用手机的需求陡增。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认为,“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耐用性已成为许多大众用户在选择手机时的首要考量”。
在北京一家手机店当销售员的小宋对剁椒Spicy表示,“最近三防手机卖得很好。很多外卖员来了,根本不在乎配置,就要电池大、耐摔还便宜的手机。”
典型如OPPO,就凭借敏锐的产品嗅觉,充分挖掘到了耐用手机的市场红利。2024年4月,刘波发文称,“A系列的使命是,为亿万用户打造能陪伴其4年起步的耐用手机,成为国民安心的最优选。而今天,我很自豪地向大家宣布,OPPO A系列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超7亿。”
图源:OPPO
随后,OPPO“向亿万用户许下坚定而真诚的承诺,为耐用而战”,相继推出支持满级防水的OPPO A3 Pro、360°抗摔的OPPO A5 Pro以及搭载超四年耐用大电池的OPPO A5活力版。
凭借这些产品,OPPO在智能手机“黑铁时代”,稳住了市场影响力。IDC数据显示,2025年Q2,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,OPPO出货量为1070万部,占据15.5%的市场份额,位列第三。
对于荣耀来说,当下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尽快登陆资本市场,让大股东变现。但令大股东感到焦虑的是,由于此前的产品策略偏“保守”,荣耀的市场影响力逐步收窄,公司的估值大受影响。
图源:胡润研究院
胡润研究院披露的《2025全球独角兽榜》显示,荣耀价值为1700亿元。而据《财新》援引买方渠道商的消息称,2020年末,深圳国资从华为手中收购荣耀时,交易价约40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2600亿元,按当时汇率计)。不足五年时间,荣耀价值缩水约35%。
这也是赵明下台的核心诱因。一位接近荣耀的知情人士对剁椒Spicy表示,“不行就换人,是国资控股公司的一贯作风,去年荣耀国内销量下滑那么严重,影响了公司估值,老爷子(注,指任正非)也保不住他。”
华为官方资料显示,李健拥有丰富的履历,横跨海外市场、销售与服务体系、ICT基础设施等多个业务板块。此外,李健还是首批加入新荣耀的高管,确实拥有执掌荣耀的资格。
不过知情人士向剁椒Spicy透露,李健之所以被选为荣耀新任CEO,“最被看重的履历其实是‘HR’”。官方资料显示,2021年加入荣耀后,李健就开始负责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力资源体系重构,并担任人力资源部总裁。该知情人士进一步向剁椒Spicy透露,多年人力资源相关经历,使得李健“很‘听话’,并且善于处理人际关系。”
事实上,透过上文谈及的产品,就能感受到李健的“听话”之处,其一改赵明“保守”的产品策略,“听”市场和团队的话,推出了诸多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。
此外,在营销层面,荣耀宣传荣耀Power、荣耀400系列、荣耀X70等产品时,也希望针对性露出长续航、防护等层面的亮点。评测过荣耀400系列的媒体对剁椒Spicy表示,“虽然主打拍照,但荣耀会专门要求我们测一下这款产品的防水能力。”
图源:荣耀
事实证明,“务实”的李健,确实收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。2025年6月底,荣耀发布战报,上市一个月的荣耀400系列全球累计激活量破100万台,打破近三年荣耀手机激活量最快破百万记录。
更重要的是,由于在海外市场拥有一定的积累,荣耀推出的耐用新品在发展中国家也备受追捧。2025年5月22日,荣耀400系列在欧洲及中东多国同步上市,涵盖海湾阿拉伯国家、伊拉克、马来西亚、等超10个国家,首发销量达前代产品的2-3倍。
图源:荣耀王班
比如,6月29日,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与服务总裁王班在社交平台发文称,荣耀400在菲律宾的首销增量同比荣耀200增长1052%。
除了产品策略迎来巨变,李健也开始对荣耀内部“动刀”。2025年上半年,随着赵明卸任CEO,一批荣耀高管随之离职。知情人士透露,这段时间,“荣耀内部非常乱”。为了激活组织活力,李健带领荣耀开启“全球百万雄鹰计划”。
图源:荣耀
2025年5月,荣耀29个省级区域负责人以及中国区渠道、零售、营销等六大核心职能部门的主管,全部通过“重新竞聘上岗”的方式产生。荣耀公司内部所有人都可参与竞聘,但须述职答辩,答辩全程内部直播,最后根据答辩结果决定各岗位负责人。据悉,本次共有45%的岗位负责人有所调整,其中90后占比达24%。
李健知人善任的典型案例,当属调整荣耀中国区总裁。2025年1月28日,第一财经报道,荣耀内部公告多项人事调整,倪嘉悦改任商业模式拓展部总裁,王元琳接任中国地区部总裁职务。
图源:赵明微博
据了解,王元琳此前担任荣耀全球销服渠道部部长,为荣耀拓宽海外市场立下汗马功劳。赵明曾透露,2021年初,荣耀海外市场份额几乎为零。2024年末,赵明表示,“今年12月,荣耀的海外销量占比突破50%,并在多地实现规模化盈利,真正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”,高度肯定王元琳取得的成绩。
因为此前取得了亮眼的成绩,荣耀高层对王元琳执掌中国业务寄予厚望。2025年5月底,接受采访时,荣耀销售与服务总裁王班对外表示,“王元琳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中国与海外丰富经验的干将,相信组织焕新的荣耀中国区将在他带领下再创佳绩。”
图源:荣耀
王元琳履新后,积极调整此前荣耀不顾渠道利益的业务导向。《雷锋网》报道,倪嘉悦担任中国区总裁时,荣耀频频“背刺”经销商。比如,2024年国庆节前,荣耀曾向各地省包承诺,会回收卖不掉的货品。借此,荣耀让省包海量批发荣耀200。
然而,诸多经销商始料未及的是,“双十一”前夕,为解决库存问题,荣耀在京东以比线下便宜200元的价格清理荣耀200尾货,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严重,而此前承诺的“兜底”政策也成了一纸空文。
这一情况在王元琳履新后得到了改观。2025年中,接受《华尔街见闻》采访时,荣耀经销商表示,荣耀在中国市场建立了严苛的市场监测机制,确保新品在上市三个月内价格稳定,解决了以往“背刺”首销购机顾客的问题。通过“以销定产”,荣耀大大降低了终端渠道的库存压力,进而提振了经销商的信心。
图源:RD观测
事实证明,高层变动,外加推出“务实”的产品,确实使荣耀回到了中国手机市场中心。RD观测披露的数据显示,2025年第24周(6.9-6.15)-28周(7.8-7.14),在中国手机市场,荣耀手机市占率从11.9%上涨1.4个百分点至13.3%,市场排名从第六上升至第五,重返TOP 5榜单。对比而言,2025年前五个月,荣耀的市占率仅为11.5%。
接下来,荣耀还有更为高远的目标。5月底,接受采访时,王班表示,“希望荣耀手机在今年年底的时候,能够重返国内市场前三。”
不可否认的是,重新回归智能手机市场中心,说明荣耀具备极强的韧性。但这并不能改写,存量市场背景下,智能手机企业在资本市场已成明日黄花的悲凉现实。
图源:传音2025年Q1财报
以传音为例,2024年以来,因在诸多市场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,其业绩高度承压。2025年Q1,传音营收130.04亿元,同比下降25.45%;归母净利润为4.9亿元,同比骤降69.87%。
因公司业绩萎靡,诸多投资者均持谨慎态度。截至2025年7月18日,传音股价报收74.69元/股,相较2024年10月8日盘中117.3元/股的创阶段性高点,缩水36.33%。
对于而言,由于提前布局了IoT、智能汽车等新兴业务,小米则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。截至7月18日,小米股价报收57港元/股,相较2024年初12港元/股的股价,翻了近五倍。
图源:荣耀
有赵明作为前车之鉴,李健自然需要体察大股东的焦虑,带领荣耀讲出更具想象力的新故事。2025年3月举办的MWC 2025上,李健发布“阿尔法战略”,对外表示,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。
从市场维度来看,随着技术逐渐成熟,AI确实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想象力。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《2025年技术与创新报告》显示,预计到2033年,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4.8万亿美元,与德国经济规模相当。
对此,李健意气风发地表示,“让我们所有人团结一致,迎接AI带来的挑战与机遇。让我们以真正开放的姿态,去拥抱令人激动的AI未来。”
图源:荣耀
事实上,2025年6月推出荣耀Magic V5时,荣耀就集中展示了其在AI领域的阶段性成果。Magic V5搭载的YOYO智能体可以实现“八大一语AI功能”,包括一语PPT、一语编程、一语搜索等,极具科幻感。
不过一位深度测评过荣耀Magic V5的行业资深人士对剁椒Spicy表示,“荣耀Magic V5的AI功能并不新奇,之前赵明发布荣耀Magic7的时候,就一句话下单了几千杯咖啡,这次Magic V5就是沿着之前的路径,横向拓展了几个AI功能”。
图源:理想汽车
该人士称,随着AI接口逐渐开放,其他智能终端,其实也能一句话点咖啡。比如,2025年5月末,理想汽车推送的OTA 7.4系统,新加入了理想同学生活助手Agent,乘客仅需动动嘴,即可调用支付宝的小程序和支付功能,一句话点餐、缴费、查快递。
显而易见,这在很大程度上昭示出,当前智能终端的AI技术应用高度同质化,尚未有企业靠出众的技术和敏锐的产品嗅觉,构筑差异化的护城河。对此,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,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就对外表示,“今天的AI应用创业者,要勇于承认自己没有壁垒,有任何技术壁垒都是骗人的,都是忽悠人的。”
图源:荣耀
为了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,荣耀正加码AI研发。5月启动“全球百万雄鹰计划”时,荣耀内部新增AI新产业部门,并将AI相关研发工作设定为一级研发部门。与此同时,《科创板日报》报道,荣耀还设立新产业孵化部,下设具身智能、具身数据、交互安全等实验室。
此前,宣布启动阿尔法战略时,李健对外表示,“荣耀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投入10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720亿元),以构建覆盖全场景的AI生态体系。”
尽管AI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尚不明朗,但李健坚定的投入态度无疑值得肯定。此外,再加上李健的产品策略更加“务实”,并且知人善任,其或将带领荣耀赢下AI时代,
对于当下的荣耀来说,凭借此前多年积累的经验与品牌势能,采取更加“务实”的态度,贴合市场的需求,打造针对性的产品,挽回手机业务的市场影响力并不十分困难。这或许也是股东选择让李健执掌荣耀的核心诱因。
接下来,李健最重要的任务,其实是通过手机业务这一“现金牛”,反哺更具想象力的AI业务,进而在科技行业来到新一轮拐点的背景下,第一时间抢占下一轮平台级变革红利。
惟其如此,荣耀才能在下个时代,和小米、OPPO、vivo,乃至华为等科技公司一决雌雄。
1分钟速读本文:1、换帅如换刀:原CEO赵明比较保守,总想着"线下不用卷配置",结果2024年荣耀销量跌了8%,被OPPO反超。2025年初换上了更听话的李健,他马上开始大改革。
2、产品大变样:新团队发现外卖小哥等群体更需要"抗造"的手机,于是狂堆配置:
荣耀X70:8300mAh超大电池+防水防尘,补贴后只要1189元
荣耀400系列:7200mAh电池+顶级防水
全球首款8000mAh手机荣耀Power
3、内部大换血:45%高管岗位重新竞聘,90后占比24%。最关键是换了中国区总裁,新领导王元琳停止"背刺经销商"的做法,终于让线下渠道商敢进货了。
4、效果立竿见影:6-7月市占率从11.9%涨到13.3%,重回国内前五。荣耀400系列在菲律宾销量暴涨10倍!
5、更大的野心:现在拼命讲AI故事,说要转型"AI终端公司",5年投720亿搞研发。但业内人士吐槽目前AI功能和其他品牌差不多,还没真正突破。
简单说就是:新官上任三把火,从卖"面子机"改卖"耐用机",内部大换血,销量刚有起色就急着讲AI新故事,但到底能不能成还要看后续真本事。现在资本市场对纯手机公司不太买账,所以荣耀必须找到新增长点。
发布于:北京市炒股开户要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